公告版位
《生活-360》博客收錄的所有內容,包括文字、圖片、音訊和視頻等均為網路搜集,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,本博客內容僅用於學習和交流目的。非商業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。用戶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它相關法律的規定,不得侵犯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。如果用於商業用途,須獲得原作者的書面授權。本博客內容原作者如不願意在本博客展示,請即時告知本博客,將即時予以刪除。 郵箱:camdemy21@gmail.com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 

聽話螺旋槳二部曲

              聽話螺旋槳的創意設計
器材:竹筷、鋁線、大頭針、吸管、膠帶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  本網站已介紹過「聽話的螺旋槳」,版主在上課時,請學生發揮創意設計不同造型的螺旋槳,結果相當多樣而有趣,貼出來提供參考。

  每一項設計的基本結構如下:(1)竹筷上纏繞鋁線,成為螺旋狀,鋁線之間為傾斜狀,避免為水平狀,間距大約0.8公分,而鋁線的頭尾必須以膠帶黏貼固定。(2)以大頭針插入竹筷粗的頭部,當為旋轉軸。(3)剪一小片紙片或是小吸管當為螺旋槳,大頭針插入螺旋槳中央,並確定可以自由轉動。

  以下為各種創意設計介紹。

1.圖一為T形的造型,以紙片為螺旋槳,在竹筷左右各插入一支大頭針與螺旋槳。

2.圖二為四層螺旋槳的設計,竹筷前端插入一支大頭針,並以一小段吸管隔開四個螺旋槳。

3.圖三為竹筷中央插一支大頭針以及一段較長的吸管(螺旋槳),而且在吸管的左右兩端再接上二個較小的吸管。旋轉時,較長的吸管會旋轉,而且二個較小的吸管也會同時旋轉喔。

 

4.圖四是圖三的變化,將左右二端的大頭針穿過中央較長的吸管(螺旋槳),並在上、下分別接上共四個短的吸管(螺旋槳)。

5.圖五是取較大的竹筷,先從前端以美工刀剖為四等分並張開,再分別插上大頭針以及紙片(螺旋槳)。

6.圖六是如同聖誕樹的造型,以數根鐵絲綁在竹筷前端,每根鐵絲前端再彎摺一個小圈圈,以防止螺旋槳脫落。只要螺旋槳不會卡住,就可以讓很多片螺旋槳同時旋轉喔。

 

觀看實驗影片(2.63M

文章標籤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 

滾球大賽

             鐵球會往上滾的趣味科學玩具
器材:厚紙板、吸管、彈珠、雙面膠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  右圖是坊間買得到的一種玩具,國內有人稱為「瑞利球」,國外大多稱為「射月球(shoot the moon)」。其構造是木製的板子上有二根金屬棒以及一顆鐵球,板子上挖了五個洞。二根金屬棒較窄的一端比較低(圖片上方),因此鐵球一開始是在這個位置。操作時,雙手分別握著二根金屬棒(較寬的位置,圖片下方),雙手拉開金屬棒讓寬度增加,鐵球就會從較低的位置滾過來,相當有趣。玩法規則是控制二根金屬棒的距離,讓鐵球掉進下面的洞,洞越遠得分就越高(有些設計則是不同的洞分別代表金星、水星、火星、土星、木星等行星)。

 

  這個玩具的售價要好幾百元,我們可以利用厚紙板、吸管、彈珠來製作類似的玩具。製作方法如下。

1.取一厚紙板,裁切長約25公分,寬約15公分,當為底板。

2.以厚紙板裁切出六條長條形(長約15公分,寬約1.5公分)。(註:以上尺寸不必很精確)

3.將六條長條形厚紙板,以雙面膠在底板左邊黏貼二條(如圖一),右邊黏貼四條。距離以不超過吸管的長度為原則。完成後,圖一右邊比左邊高了約1公分。

4.取二根小吸管(儘量用硬一點的吸管),用圖釘釘在左邊的長條形厚紙板上。注意:二根吸管不可以完全緊靠在一起,如圖二,吸管的距離大約比彈珠的直徑略小一點。

5.完成後,二根吸管的正下方的底板上挖洞,洞的大小要比彈珠略大且成一直線,挖三個或四個洞都可以,可自行決定。圖一中最遠的洞超出了吸管的長度,是因為可以讓彈珠滾出吸管喔!

  製作完成就可以玩看看囉。如圖三,雙手分別拿著吸管兩端,略微張開,彈珠就會由低處滾過來。彈珠開始滾動後,必須在適當距離靠攏二根吸管(關鍵步驟,如圖四)。如果太慢靠攏吸管,彈珠會掉下去;但是如果太快靠攏,彈珠會停止前進,滾回低處。控制恰當時,讓彈珠滾到適當的位置,再迅速張開吸管,讓彈珠掉到想要的洞,就可以得分了(距離越遠分數越高)。

 

 

實驗結果請觀看實驗影片(732K

文章標籤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環與棒的共舞

              小環轉不停,與棒共舞!
器材:環形磁鐵、鐵絲、紙片、串珠塑膠管、膠帶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1.取一直徑約1.5mm(毫米)的鐵絲約25公分或30公分長,儘量拉成直線狀。在鐵絲尾端套入一粒串珠並固定(用強力膠或膠帶固定皆可),如圖一所示。

2.剪一細長紙片(建議約3~4公分),紙片中央挖一小洞,大小以讓紙片可以自由轉動即可,以便當為螺旋槳。

3.套好串珠與紙片後,取一環形磁鐵(中央孔洞的直徑約0.8公分),由鐵絲上方放進去。磁鐵會吸引在鐵絲上,輕輕撥動一下磁鐵,磁鐵就會掉下來,而且開始旋轉喔!

4.注意觀察:磁鐵掉落過程會一直旋轉,而且旋轉得很快!同時帶動鐵絲振動,讓紙片如同螺旋槳一般快速的旋轉起來。(如圖二)

5.鐵絲上可以同時掛二個磁鐵,觀察掉落過程有何差異?如果二個磁鐵同極相向(互相排斥)或是異極相吸,旋轉晴形有何差別呢?

 

實驗結果請觀看實驗影片(3.1M

  另一種玩法如圖三:將鐵絲彎曲成圓形,用一小片膠帶黏住接合處(膠帶越薄越好),讓磁鐵一邊掉落一邊慢慢轉動圓形鐵絲,磁鐵會轉個不停,不會停下來喔!此外,試著將鐵絲環掛上二個、三個或更多環形磁鐵,試試看同時可以讓幾個磁鐵一起旋轉個不停?

實驗結果請觀看實驗影片(0.6M

文章標籤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 

懸崖勒馬

                會自動剎車的紙馬
器材:紙盒、曬衣夾、棉線、紙杯、螺帽(或鐵釘)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  這是一個已經頗為人知的操作,蘊含值得討論與探索的物理原理。其裝置與實驗操作如下:

1.取一紙盒(例如面紙盒),拿掉底部的紙面,使成為一中空的紙盒,當為馬的身體。並取四個曬衣夾夾在紙盒底部,當為馬的四隻腳。(如圖一右上方的紙盒)

2.在紙盒上方鑽一小洞,穿過一棉線,並綁上一小段吸管(避免棉線由紙盒脫落)。棉線另一端綁在紙杯上,紙杯可用來裝入螺帽(或鐵釘)等重物(如圖一左下方)。注意:棉線的長度必須小於桌子的高度。

3.製作完成後,放置於桌面上,紙杯下垂於桌緣。注意桌子的桌面必須略為凸出,以避免下垂的紙杯與垂直的桌緣摩擦或接觸。

4.最後,抓住紙馬,然後在紙杯中一個一個的放入螺帽(或鐵釘),以使紙馬在鬆手後可以因為紙杯與螺帽(或鐵釘)往下拉的重量而開始往前運動。注意:放入紙杯的螺帽(或鐵釘)不能太多(太重),否則紙馬會持續往前衝出桌子,而掉落地面。

5.調整完成之後,就可以演示給學生觀察。首先將裝置放在桌面(如圖一),並向學生說明:「紙杯中裝有重物,會拉著紙馬往前跑,紙馬往前跑是不是會衝過桌子,掉到地上呢?」,讓學生猜測完畢後,請學生仔細觀察。

結果,紙馬往前衝刺之後,一直跑到桌緣,就快掉下去的時候,居然就自動剎車了!(如圖二)

 

實驗結果請觀看實驗影片(4.7M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跳跳蟲

              如同跳蚤的趣味小玩具!
器材:小吸盤、寶特瓶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1.取一空的約650ml的寶特瓶,將瓶身剪下一弧形。此弧形的寬約1~2公分,長度小於半圓形。(如圖一)

2.將剪好的弧形寶特瓶片,在中央位置挖一圓洞,洞不要太大(小吸盤的頂端能套進去即可),將小吸盤頂端套進去就完成了跳跳蟲(如圖二)。

3.玩法:由跳跳蟲中央壓下去(如圖三),讓小吸盤吸在桌面上。鬆手後,當小吸盤吸入空氣而鬆開後,跳跳蟲就會像跳蚤一樣跳得很高喔!

注意:不可以在玻璃、壓克力的桌面玩,因為桌面太光滑時,小吸盤會緊緊吸住桌面而無法彈開!

 

操作過程與現象請觀看實驗影片(13.8M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 

不出軌的輪子

            不需要控制,會自己轉彎的輪子!
器材:橡皮塞、牙籤、電線、熱熔膠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  汽車用方向盤控制輪子轉向以進行轉彎,火車沒有方向盤,主要是靠鐵軌導引來轉彎,因此火車的輪子設計就很重要。如果不仔細觀察,火車的輪子看起來好像是平的,但實際上不是平的喔!

  為什麼火車的輪子不是平的呢?讓我們來實驗一下不同形狀的輪子,在轉彎時有何差別。

  圖一有三種輪子甲丙,分別以橡皮塞當輪子。甲是平的輪子(以圓筒塑膠管代替);乙和丙是用牙籤插入橡皮塞當車軸,乙是中央小、邊緣大的輪子;丙反過來是中央大、邊緣小的輪子。

  鐵軌以高壓電電線(高度較高,一般電線太小)用熱熔膠黏在木板上。製作好彎曲的鐵軌後,稍微墊高,成為斜坡,再將甲、乙、丙三種輪子分別放在鐵軌上自由滾動(如圖二),觀察三種輪子是否能夠在鐵軌上轉彎,而不會出軌?

實驗過程請觀看實驗影片(7.0M  

 

  由實驗結果可以發現只有「丙」可以在鐵軌上轉彎,甲和乙都很容易出軌!

  因此火車為了增加轉彎的穩定性,火車輪子的實際構造(如以下連結),類似丙的結構,輪子的內側都略大於外側。

1. http://www.turbosquid.com/3d-models/train-wheel-3ds/355301

2.http://www.cramster.com/answers-nov-11/mechanical-engineering/determine-velocities-trai-figure-shows-manner-train-wheel-rests_1637578.aspx?rec=0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 

交替盪鞦韆

          二個鞦韆很有禮貌的交換擺盪,為什麼呢?
器材:棉線、鉛錘(或以大螺帽、石頭等重物代替)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1.取一棉線約一公尺長,二端固定在椅子或固定物上(如圖一的紅色線段)。

2.另取二條棉線各約五十公分,分別綁上鉛錘後,再綁在步驟1的棉線上(距離要平均)。(如圖一)

3.將其中一個擺錘提起來,自由落下開始擺動。仔細觀察,另一個原本靜止的擺錘會有何變化?後續又是如何變化呢?

結果:靜止的擺錘會開始擺動起來,而且一開始擺動的擺錘會停下來。接著;擺動中的擺錘會慢下來甚至停止擺動,換另一個擺錘開使擺動。如此交替擺動、靜止、擺動、靜止…,很有禮貌的交換擺盪。

 

觀看實驗影片(12.5M)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 

吸管風車

            用吸管與竹籤做一個簡易的風車
器材:吸管、竹籤、剪刀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1.剪一段吸管約5~8公分,將此段吸管的前端約3~4公分,以剪刀剪為6~8片的風車葉片狀(如圖一)。

2.將前端的葉片壓一壓,使其張開固定(如圖二)。

3.如圖三,剪一小段吸管約3公分,套入一有尖端的竹籤(小心竹籤插到手受傷),此小段吸管的作用是避免吸管風車隨意移動。

4.將吸管風車套入竹籤,然後以手撥動竹籤尖端處(如圖四),風車就開始轉動囉!

注意觀察:撥動竹籤時,由上往下撥以及由下往上撥,風車轉動的方向有沒有一樣?

 

觀看實驗影片(14.1M)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 

怪怪球

               和地心引力作怪的怪怪球!
器材:塑膠球、鋼珠(鐵球)、洗碗精
操作步驟與現象:

  這是一個類似魔法般的球,可以用來考驗朋友的腦力的有趣現象。

  如圖一,有二顆外觀完全一樣的黑球放在斜坡上,讓二顆球同時由斜坡上滾下來。其中一顆黑球如同一般的球,很快從斜坡上滾下來(等加速度運動)(如圖二左側的球)。但是另一顆黑球卻是慢吞吞的,而且有點蛇行的緩慢滾下來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

  怪怪球沒有裝磁鐵,斜坡也沒有任何機關喔!

 

觀看實驗影片(4.2M)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網站設立宗旨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學習,也謝謝科學遊戲實驗室提供這麼優質的學習管道,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感恩您們為教育的付出!

 

倒立陀螺

             倒立旋轉的陀螺和鴨蛋有關係嗎?
器材:乒乓球、竹筷、熟鴨(雞)蛋

  市面上有販售「倒立陀螺」的小玩具,將陀螺旋轉之後,沒多久就會倒立過來旋轉。這個現象與我們直覺認為;底面積越大越穩定的觀念相衝突。其實打陀螺時也可發現,丟出去的陀螺容易以尖端接觸地面的方式旋轉,而不是底部著地的方式旋轉。倒立陀螺的原理也是類似,只是它的構造更容易觀察到陀螺倒立的的瞬間,而產生驚奇的效果。

操作步驟

  倒立陀螺可以自行製作,相當簡便,只需要一顆乒乓球與一小段竹筷。如圖一,將乒乓球上半部約四分之一裁剪掉,再取一小段竹筷以熱熔膠黏著於乒乓球底部中央就完成了。

  而在乒乓球底部可以畫上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案,倒立旋轉時就可以看到圖案的旋轉了(如圖二)。

 

按此觀看影片(3.6M)

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